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常规行车线路面上附着堆积的胎胶,在干地情况下是可以起到优化赛道条件提高抓地力的作用,可一旦上面有了水,那么赛道表面的附着力就会极其糟糕。
赛场上这些小车手的年纪虽小,但能够得到各自俱乐部和赛会的认可跑上国家级别比赛的人,没道理连这样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都不具备。
但知道和做到,并不是两个完全密不可分的概念。
哪怕在刚才暖胎圈的过程中,束龙已经悄摸试探过了赛道上几个非常规点位的抓地力情况,但这么做的举动对于现在的束龙来说依旧是一场没有保底的豪赌。
【过目不忘】毕竟是个没有完全解锁的词条,两天对于赛道的熟悉确实可以让束龙的熟练度到达蒙眼跑一圈的程度,但那仅限于干地条件的常规赛车线。
终究不是本地的地头蛇,束龙现在的记忆力还没有变态到扫一眼就能将所有赛道的细节全都印在脑海里的地步,常规赛车线之外部分的数据还是缺失了很多。
哪里凹?哪里凸?
这些小细节在平时可能无关紧要,但在雨地中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积水的深度,而一次没有防备的颠簸也很有可能会瞬间破坏车辆的抓地平衡。
至于其他人,都知道外线的速度可能更快,但是为什么没有人这么做呢?
除了上述那些束龙一样会面对的困境之外,这其实涉及到车手在赛道上心理博弈的过程。
非常规的赛车线,意味着前面两天的练习和熟悉赛道所掌握的驾驶方式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而在糟糕的能见度之下,丢人一点的家伙在赛道上直接迷路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这还不仅仅像是在雨中单人刷圈的情况。
前后排车手的影响;赛车破开积水的水雾;包括车手自己紧张的呼吸和心跳孜孜不倦的干扰,场上的局面只会比想象中更加混乱。
常规的赛车线固然很滑,但你滑人家也滑,所有人都被强行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就算不快却也至少稳定。
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是会冒着未知的风险去尝试毁掉自己的比赛?还是老老实实地尝试让一切都尽可能地把握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内?
答案很清晰了,漂亮的话谁都会说,但不是谁都有孤注一掷去特立独行的勇气。
勇气是束龙施加在发动机上多了一匹的马力,而运气则是神明给予勇者的奖励。
刹车的时机稍微选晚了不到半米左右,赛车一开始有些推头,前轮几乎是在路面上打起一串的水漂,根本无法将赛车带入弯道内。
看见这一幕的吴煦险些笑出声来,被俱乐部里那么多人吹捧的天才闹了半天就这?先前还装作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这不是随便一激就上当了吗?
滚去吃泥去吧!扑街!
可接下来的一幕差一点让吴煦把眼珠子崩到头盔的挡风镜片上。
只见束龙不知道干了什么,车身先是回正,接着左右摇摆了一下,下一秒激转的后轮卷起一片白浪,整辆赛车从转向不足瞬间过渡到转向过度,一路以拖漂的姿态擦着路缘划过一号和二号两个接连的右弯。
后轮过量的空转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束龙赛车的速度,但接下来的三号弯是一个路肩贼宽的左弯,原本处于外线的束龙反而一下就抢到了巨大的内线优势。
三号弯十分特殊,规则上这里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白线限制,草地才是所谓的赛道边界,哪怕做出类似切弯的举动也并不算违规。
事实上本就湿滑的路肩和草地泥土几乎无缝相连,一般人就算切弯也不敢吃得太深,网格型的地面再混杂些泥水,打滑的概率非常高。
但这部分的数据情报在束龙的脑海中非常明确,硬是在三车并排的情况下把路肩吃到了极限,仅通过三个弯就成功硬挤到了第三名的位置。
这不违规?
被这个踏浪而来的疯子一下子过掉的几人哪能接受这种事实,当即就对着路边的裁判摊开一只手表示抗议,但很快又满脸惊慌地重新把手扶回了几近失控的方向盘上。
很可惜,束龙刚才的动作除了癫了一点,在甚至都没有和其他赛车产生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根本就谈不上犯规。
广播室里的两名解说员面面相觑,明明当下他们最该做的事情是尽快打破冷场,但任谁都只觉得有一句话堵在嗓子眼里却怎么都说不出来,当真是噎得慌。
“来自三水森林赛车的束龙,果真是雨中的一条惊龙啊!”
“你把这话说了我还说什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解说们这边气还没有匀下来,那边又让他们再次惊呼出声。
“哦哦哦那是谁?车号319,是来自上海AGF车队的周冠宇!看看他在做什么?”
只见一辆赛车同样在三号弯的外线杀出,趁着车阵被束龙搅得一团混乱的机会一举卡住四号右弯的内线,一举过掉了前方不知在发什么愣的原三、四名,转头便吸在了束龙的尾流后面。